怪物獵人物語 Monster Hunter Stories w/ Amiibo

怪物獵人物語 Monster Hunter Stories w/ Amiibo

- 又名「偷蛋賊物語」

  收集、育成、對戰,這種 Pokemon類型遊戲,至今歷久不衰,單是 3DS平台上,起碼算得出十多二十個系列,不論現時人氣頗高的「妖怪手錶」,就連 Square.Enix在「Dragon Quest Joker」系列之外,亦準備嘗試利用 Final Fantasy品牌,推出多一款同類型作品。
  至於 Capcom,既然手上有一個大品牌,早已設計出數以十計的怪物,理所當然地要插上一腿,製作出自己的 Pokemon遊戲:《怪物獵人物語 / Monster Hunter Stories》。



怪物獵人物語 Monster Hunter Story w/ Amiibo


  以 Pokemon和妖怪手錶為借鑑,《怪物獵人物語》亦同步推出動畫,欣賞了第一集,同樣是走兒童路線。不過遊戲本身反而沒有像前兩者,分出兩個不同版本,但並不代表玩家不用對應該購買哪一個而頭痛,事關合作店舖之多,絕對是前兩者望塵莫及,每一間店舖也各自附送不同的怪物,有些甚至設有店舖 Logo的旗幟…

日本 Amazon = 水屬性因子的紅彩鳥 AEON = 雷屬性因子的白兔獸【有旗幟】
EDION = 冰屬性因子的狼龍 TSUTAYA = 火屬性因子的轟龍
GEO = 冰屬性因子的雄火龍【有旗幟】 Joshin = 冰屬性因子的老師【有旗幟】
7-11 = 雷屬性因子的碎龍 玩具反斗城 = 冰屬性因子的水獸
Biccamera = 火屬性因子的海龍【有旗幟】 古本市場 = 雷屬性因子的迅龍【有旗幟】
YAMADA電機 = 雷屬性因子的青熊獸 YODOBASHI = 水屬性因子的電龍
樂天市場 = 水屬性因子的雌火龍【有旗幟】 E-CAPCOM = 火屬性因子的狼龍【有旗幟】

  當然本來「Monster Hunter」風格:各大獨家或先行配信的 DLC,絕對少不了。同樣,又有與任天堂合作,又是7-11配信的薩爾達,這一次比較有趣的是,因為是玩怪物,所以附送了馬…不過最奇怪的合作,還是櫻桃小丸子。

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。


  整個遊戲的重點必然是怪物。今次帶來了新設定——騎士,與一直扮演的狩獵士不同,這些騎士主張與怪物共存合作,只是難以馴服成長了的怪物,惟有贏在起跑線上,前去偷蛋,從 BB開始教化。
怪物獵人物語 Monster Hunter Story w/ Amiibo
  在遊戲內,大家會遇上一些隨機洞穴,只要走到最深處,即能夠偷蛋,這些蛋有不同的花紋和顏色,好讓玩家大概知道會生出甚麼怪物,當中以金色洞穴的較為矜貴。如果不滿意的話,亦可以即時更換另一隻出奇怪物蛋。然而,個人覺得在金色洞穴內,還是直接拿第一隻吧!事關似乎更換怪物蛋的話,本來應該生出金怪,卻變回普通的。
  另一方面,怪物種類是依據當前地區,一開始的平原絕不會有高 HR物種。再者,假如遇上守穴怪物,亦不代表能夠拿到當前怪物;我遇上亞種兩次,兩次拿到的也不是亞種蛋。
  偷取蛋後,需要在儲滿12隻之前,回去厩舍孵化。孵化是不停按鍵,順便獲得少許額外加成,合意的話,不妨改名。不過,不合意的話,還是盡量不要放生,事關留下來做得合成。

  始終是首作,Capcom無可能學人家那樣,一口氣加入數以百計的怪物,故此只好從培育入手,務求大家不停偷取相同的怪物蛋。還記得,每隻怪物有因子格和因子嗎?
  《怪物獵人物語》設有名為「傳承」的系統,簡單來說,就是讓人合成出與眾不同的怪物。只要犧牲一隻怪物,便能夠把其中一粒因子,加進去另一怪物身上。相比「Winning Post」、「實況賽馬」這些作品,個人覺得來得簡單,只不過是兩隻怪物要有同一位置因子格,但至少也能夠把對方怪物的招數移植過來,做出與正傳不同的怪物,例如:會噴火球的野豬王。

當然要跟風,改為回合制

當然要跟風,改為回合制

 

  專心培育怪物出來,當然是為了對戰。針對 Pokemon類似的戰鬥系統,「妖怪手錶」盡量簡化,甚至第三集換上全新系統,依然是有點混亂,而今次 Capcom打造的卻頗有趣味。
  首先是加入見慣不怪的「猜包剪揼」,互相兙制的攻擊方式,不止是普通攻擊,有些絕招同樣會歸入同一系列。然而,這是攻擊方式,不是屬性,甚至只有一個條件之下,才算是有作用,那就是雙方互相以對方為目標,又同時使用這些紅藍綠攻擊,才會進入真向攻擊;那時間,兙制一方會有些許傷害加成,並且獲得絆石能量。

留意,這算是攻擊方式,不是屬性

留意,這算是攻擊方式,不是屬性

  坦白說,當面對屬性被對方兙制,還是更換另一作戰怪物,不能勉強依靠「猜包剪揼」。除了真向攻擊之外,仍然有幾種方式,獲得絆石能量。當能量達至指定水平,怪物和角色可以施展不同技能。而當填滿的話,玩家可以選擇騎乘怪物。
  騎乘狀態,防守有一定加強,甚至可以擋下一些絕技,不過行動選擇同時有所限制;除了使用道具之外,便只能使用絆技與「猜包剪揼」的攻擊方式。絆技,是每種怪物擁有的獨特大絕,施展後會清空全部能量,並解除騎乘狀態。
  至於這時候的「猜包剪揼」的攻擊方式,如果發生真向攻擊成功,絆技自動提昇一級,印象中最多是達至等級三,但如果真向失敗兩次,便解除騎乘狀態及清空全部能量。

  更多戰鬥細節,還是大家自行摸索。事實上,在這系統之下,並不是怪物越強勁越稀有,對手越毫無還手之力。曾經膽粗粗以等級10前去一試網上對戰,面對等級30、擁有雄雌火龍的對手,我的教官、青熊獸等 HR1組合,依然可以堅持到 Time out,以點數落敗,甚至只要多一個回合,應該能夠平手。
怪物獵人物語 Monster Hunter Story w/ Amiibo
  畢竟掛上 Monster Hunter,素材、調合、依賴、任務等相關元素必然存在。素材全是耳熟能詳,但道具方面,很多名字相同,但作用已經不一樣,而武器防具方面,暫時未玩到解放打造,不過肯定沒有正傳那麼細膩,至少武器種類只有四種,更沒有喜愛的雙刀,防具是一件過套裝,觀乎遊戲情況,算是點綴,關鍵還是怪物數值。
  至於任務與依賴,是學習絕技、調合等主要途徑,值得一說的是任務,與正傳不同,整個流程是以劇情為主,這些任務能夠同時間受注多個,並非一次一個,甚至不完成亦無關係,反正 HR是根據劇情而有所提昇,不是關鍵任務。



單眼雄火龍 & 男騎士

怪物獵人物語 Monster Hunter Story w/ Amiibo
  嚴格上來說,單眼雄火龍是主角(玩家)第一隻所得的怪物,只是基於劇情,大家似乎要後期才會與它相遇,共同冒險。作為 Amiibo,是已成年的雄火龍造型,其中騎士是可以拔出來,讓大家換上女騎士,反之亦然。
  值得一說的是,這是至今體積第二大的 Amiibo公仔,甚至比《Super Mario Creator》那兩隻的還要大一些,當然實在無可能會超越第一大的 Yoshi毛公仔,那一隻恐怕只有某天,推出1:72以上的 Gundam,才有力比下去。


Navirou ナビルー

怪物獵人物語 Monster Hunter Story w/ Amiibo
  相信很多人對 Navirou的第一眼感覺,必定是「嘩~很醜怪的艾路啊!」的確,艾路並非首次 Cute版化,最經典莫過於「艾路村」系列那造型,這一次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向「叮噹」致敬。
  怎樣也好,官方要這樣亦沒辦法,但奇就奇在,原來遊戲內其他艾路卻是非常正常,甚至是本來正傳的樣貌,只有 Navirou卻是變種似的,加上一片空白的背景設定,也許是留有一手,看情況再作決定…


怪物獵人物語 Monster Hunter Story w/ Amiibo
  Amiibo當然要在遊戲內解鎖東西啦!遊戲很早期,經已開放一隻通訊艾路,不單能用上 Amiibo,亦能夠輸入密碼、QR Code,以及網上下載 DLC。
怪物獵人物語 Monster Hunter Story w/ Amiibo
  既然單眼龍是劇情相關,單眼雄火龍 Amiibo亦只是解鎖普通一隻雄火龍,男騎士版和女騎士版的分別不大,外型與因子格也是一樣,惟一分別是只是當中附帶的一兩顆因子,所以是否雙入,見仁見智。
  至於 Navirou解鎖的,說是最強草食龍亦不失為過,擁有8個因子格;相對來說,現時兩章階段之下,即使是出自金蛋,目前擁有最多因子格的仍只見得有5個左右。然而,草食龍始終是草食龍,看似最初期會有用,但其實很快便不自覺換上其他怪物,也許惟一價值是留下來,培養出對戰用的草食龍。

  雖然利用 Amiibo即擁有強勁雄火龍,並不代表一開始便能橫掃,遊戲還是有限制設計。《Pokemon》是相差 20等級以上,小精靈幾乎完全不聽指揮,動也不動,但仍然能夠放在隊伍,來到《怪物獵人物語》,只要絆石器的 HR比怪物的為低,直接不容許把怪物放在隊伍,換言之連吸收經驗也不能,乖乖走劇情吧!

怪物獵人物語 Monster Hunter Story w/ Amiibo 怪物獵人物語 Monster Hunter Story w/ Amiibo
男騎士版解鎖的雄火龍,與女騎士版的,大致是一樣,只有附帶因子有點不同。

 

  而其他 Amiibo主要是解鎖一兩個素材,雖則同時收集動物之森 Amiibo卡,不過一如公仔,每一張卡皆需要進行登錄,不像<Happy Home Designer>直接拍卡即可,所以縱使有數以百計素材在等著我,應該也不會有花時間去全數解鎖。

怪物獵人物語 Monster Hunter Story w/ Amiibo 怪物獵人物語 Monster Hunter Story w/ Amiibo
Navirou解鎖的,可說是最強草食龍,有8個因子格,又本身附帶不錯因子。

 

  作為 Capcom學習 Pokemon的首款遊戲,《怪物獵人物語》算是滿意之作。
  前者在今年剛好是第20年,妖怪手錶最少有三集,第一次根本無可能照樣,一口氣加入數以百計的怪物。不過,在偷蛋與打敗對方捕捉之間,前去偷蛋其實有些單調,縱使來來回回同一點刷怪又的確有時很無奈,但後者比較有趣。
  正因如此,在培育和戰鬥方面,明顯下了一定功夫,起碼對我來說,好玩過妖怪手錶,又回復 Pokemon那種戰術味道,但另一方面,增加新怪的成本卻大大增加…
  以 Capcom的血性,加強版或下一集應該走不了,希望能夠繼承怪物,妖怪手錶最令我討厭的是,每一集要重新捕捉妖怪;坦白說,寧願花百多元年費,養護「Pokemon Bank」。

不知不覺間,原來敗入了多過 10隻Amiibo

不知不覺間,原來敗入了多過 10隻Amiibo

 

相似題材
其他參考
Nintendo New 3DS LL – 超任版【網絡限定】
Animal Crossing: Happy Home Designer【同梱版】
モンスターハンター ストーリーズ– 遊戲官網
イーカプコン限定版「モンスターハンター ストーリーズ LIMITED EDITION」– e-Capcom限定版

 

8.2
OVERALL SCORE
內容設計: 8
平衡掌握: 7
耐玩度: 9
美術: 8
性價比: 9
【最終評價】必敗|【評語】全世界也在Pokemon...

COMMENTS

WORDPRESS: 0